作者:蔡梦
选学设计: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 傅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 导入 组织教学:1、唱歌曲《划小船》。2、复习曾学过的诗歌。 1、在歌唱中分组进行律动练习。2、有表情地朗育。 1、感受快乐心情,激发学习兴趣,与将要学唱的歌曲《静夜思》形成情绪上的对比。2、为学生提供音乐表现的机会。
静 赏析 展示课件,导入新课。 1、想象画面的诗意,营造歌曲意境。2、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1、通过熄灯等手段创造宁静的教学环境。2、理解诗歌。
吟诵 教师吟诵。 1、个别学生单独吟诵。2、全班集体吟诵。 从朗诵诗歌入手,为学唱歌曲作情绪上的铺垫。
唱 学习歌曲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2、师生接唱歌词。 1、细微体察教师范唱。2、用lu轻声哼唱。3、师生接唱。 1、熟悉旋律,把握歌曲风格。2、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地学唱歌曲,培养自学能力。
演唱歌曲 情感导入:启发学生想象远离自己亲人和朋友的情景。切 在歌唱中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 引申歌词意境,在演唱中突出“思念”的主题。
画 配画 以绘画形式体现诗歌内涵。 伴随音乐,用线条将歌曲的旋律勾勒出来。 发挥想象力,以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加深情感体验。
评 评价 1、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进行相互评价。2、教师课堂总结。 各组交换绘画作品,并对歌曲主题的理解交流感受。 1、学会自评。2、在乐曲中结束新课。
评析:
这节音乐课分五个阶段(动—静—唱—画—评)和七个教学环节(导入一赏析—吟诵—学习歌曲—演唱歌曲—配画—评价),从感受、鉴赏到表现,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了歌曲《静夜思》。清晰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使得整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充实且平衡。
1、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安排了一个“复习”环节,请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划小船》。这个做法发挥了两个作用,其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做了自然的铺垫;其二,通过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积累音乐表现的多种方法,激发音乐表现的欲望。
2、《静夜思》这首歌曲的歌词本身是一首诗词,根据这一特点,教师采用了从朗诵歌词入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领会诗词的内涵和意境,为歌曲的音乐表现做了必要的准备。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音乐与相关文化”的阐述是:“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与这一认识相对照,《静夜思》一课的教学内容跨越音乐与文学两个学科,音乐教师以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诗与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文学、绘画与音乐三个方面深入体会歌曲的意境,理解文学与艺术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情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体验,也充分体现了“诗与歌”这种艺术体裁的独特魅力。
3、我们知识,“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音乐学习领域,但对学生而言,它却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傅喜老师充分认识到“表现”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静夜思》这节音乐课中提供了让学生独立表现的多种机会。如“导入”环节中请学生有表情地朗诵《划小船》歌词并分组演唱歌曲;“赏析”阶段请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多媒体画面的深邃意境;“吟诵”环节师生之间相互激发有表情地朗读《静夜思》诗句;“学唱歌曲”过程中师生的接唱练习;“配画”环节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用线条勾勒歌曲的旋律线,以此帮助理解歌曲的内涵。这些教学设计和要求对“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对以上几个方面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两个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
首先,有些音乐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的主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许多环节来一一对应一些理念或方法。而在只有40分钟的一堂课中,过多环节的安排必然会使教学的节奏加快,从一个活动跳跃到另一个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充分展开。事实上,只要教师能自觉从音乐艺术的学习规律出发,在一节音乐课中较鲜明地体现出某一方面的教学思想或较深入地探索一些好的操作方法,就会有积极的收获,并不需要过分拘泥于“课标”文体中的表述,以求一一对应。
其次,教师在课上采取了“全场黑灯或拉上窗帘”的方式来“创造”一种与歌曲意境相吻合的宁静氛围,这种良苦用心在课堂上反倒显得有些刻意而牵强。作为时间的艺术,音乐通过乐音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而使人得到美的浸润。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的是音乐而不是外界的任何因素。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乐音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低、强弱、浓淡、明暗、断连、起伏等丰富的线条和色彩,对学生的心灵会产生音乐之外的其他手段所不可及的冲击,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感染和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陶冶孩子们高尚的情操。因此我认为,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教师应着力发掘音乐本身各种要素的表现作用,而无须刻意营造音乐之外的环境和氛围,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相悖于我们良好愿望的负面效应。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